由于虚寒疾病的发病特点往往在冬季发作或加重,而在夏季缓解或消失,如果能在此类疾病相对缓解的夏季给予治疗或预防措施,将有助于冬季症状的减轻或缓解,这是中医“治标在起,治标在治本”治疗原则的体现。夏季虚寒疾病病情相对稳定,采用“虚”与“寒”的治疗方法,如口服温经药以助正气、祛寒邪;穴位贴敷、穴位注射等外治法,可以温经活络、散寒祛邪,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,促进疾病的改善,以期收到“治本”的疗效。
冬季疾病夏季的治疗方法有多种,根据腧穴的主要治疗证,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施药、注药、艾灸、埋线、刮痧、拔罐或口服药物等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措施是三伏天的穴位施药(即艾灸疗法,常由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制成),因其疗效明显、操作简单等特点。通过几代中医科学家的反复实践,发现夏季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是有效的。三伏是指第一伏、中间伏、最后伏的统称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夏至后第三更日为首伏,第四更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更日为末伏。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,三伏天敷一次。对于病史较长或病情顽固者,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,用药时间以身体自我感觉为准,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。根据不同的体质、不同的疾病证候选择不同的穴位,并可结合中医辨证内服等治疗措施。冬季疾病夏季的疗程应连续应用3 ~ 5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