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环境消毒液的使用及注意事项

小美2018-01-01阅读:

现在很多人使用消毒剂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,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,防止疾病的传播。但是消毒剂的使用有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。消毒剂使用过于频繁,会影响家人健康,降低免疫力。我们来看看消毒剂的用法和注意事项。

家庭环境消毒液的使用及注意事项

家用消毒液使用方法:

1.一般情况下,家庭只需要干净卫生,无需消毒;只有家里有病人,特别是传染病患者,或者是来访者之后,才需要消毒。

2.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在选择消毒方法时,应尽可能选择物理消毒方法,如烹饪和暴露。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消毒柜消毒。衣服和床上用品主要暴露在阳光下。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用定期开窗通风。洗手时,如果不接触病人,使用普通肥皂和自来水。

3.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,如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脚垫、水龙头等关键部位。不要在整个房间大面积喷洒消毒剂。

4.洗脸盆和马桶,只需适量喷淋消毒表面,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,否则会腐蚀管网;地漏和下水道不宜用消毒剂消毒,因为地漏或下水道的消毒通常达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,还会腐蚀管网,带来后患。

5.不要省略对关键物品的消毒,比如洗碗布,因为经常使用经常会湿,接触到食物等有机物,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生长,所以要经常暴晒煮沸消毒。

6.宠物窝要经常消毒。

家用消毒液使用原则:

1.合理的浓度分配:化学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有消毒效果。如果浓度太低,病原微生物就无法消除。如果浓度过高,可能会对消毒对象造成明显的损害,并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。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。

2.严格规定时间:消毒剂只有工作一定时间才有消毒效果。有的消毒剂杀菌效果快,有的杀菌效果慢。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作用时间。为保证有效消毒,消毒剂和消毒对象必须工作一定时间。

3.确保安全使用:目前市场上的化学消毒剂大多对人体和物品有害,使用时要注意安全。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。如果不慎溅到眼睛,请立即用清水冲洗。出于安全考虑,配制消毒剂时应戴手套和眼镜,儿童不宜在场。

4.减少影响因素: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,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会影响消毒效果。消毒前,应尽可能清洁消毒对象,最好在消毒前清洗餐具和家具。由于灭菌物品上的水分可能会降低消毒剂的浓度,因此灭菌过程中被灭菌物品应相对干燥。

5.化学消毒剂现在有:大部分化学消毒剂不稳定,特别是用水稀释后,更容易分解,所以现在必须使用,不能重复使用;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,降低消毒效果。

6.科学实施消毒:不同的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,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抗性也不同。一般家用消毒剂只能杀灭部分常见微生物,对一些抗性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无法消毒。因此,如果家庭中有传染性患者,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。

家用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:

1、如果家中有婴儿、孕妇、老人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,或患者,慎用消毒剂。如果没有传染病患者

2.避免在酒瓶和饮料瓶中使用消毒剂,以免误用。请勿将装有消毒剂的瓶子换成饮料瓶,以免成人或儿童误饮而中毒。如果装在其他瓶子里,一定要注明“消毒剂”字样。存放在家中的消毒剂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,或上锁保存。

3.正确选择化学消毒剂,并按照说明书使用。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,严格按照消毒药物的浓度、用量、消毒时间进行操作。

4.应该有一些保护(手套,眼镜等。)在农药施用过程中。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原液。所有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都必须清洗以去除残留物。

5.空气消毒一般通过开窗通风来完成。如有特殊要求,必须使用消毒液喷雾或直接紫外线照射,且必须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,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。

6.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,为了保证消毒效果,消毒完成后应关闭门窗,消毒后应打开门窗通风,待气味清除后,家庭方可再次进入。

7.消毒时,如果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对消毒剂过敏,出现过敏症状,应停用消毒剂,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物。

以上是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,让大家对消毒剂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和一些不必要的安全知识,安全合理的消毒能给家人带来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