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开水洗碗真的消毒了吗?外出就餐消毒方法

小美2018-01-01阅读:

周围有很多朋友。在外面吃饭时,他们总是喜欢在吃饭前用水烫一下筷子。无论是在大酒店,还是路边小摊,无论是刚洗过的,还是消毒后包装的,他们总是这样,像一个仪式。熨筷子用的水多是店家提供的茶水。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,答案出奇的一致:照顾好自己。

用开水洗碗真的消毒了吗?外出就餐消毒方法

开水烫菜真的能消毒吗?外出就餐是正确的消毒方法。这真的能消毒吗?我极度怀疑,但我不会想跟着他们。

其实饭前用开水烫菜对消毒影响不大。因为我们说的是细菌,专业术语叫微生物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:一种是耐热,对温度敏感,也就是说稍高一点的温度就可以杀死它们;不幸的是,大多数微生物属于第二类,相对耐热。如果我们想杀死它们,除了温度之外,还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等。所有这些都会在100时死亡。但有些细菌,如炭疽孢子、蜡孢子等,抗性较强,在100仍有可能存活。

另外,时间和温度成反比。在1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,可能1~3分钟就能杀死它们,但温度越低,所需时间就越长。如果温度低到它们的耐受力,无论多长时间都很难杀死它们。

烫菜时间一般较短,大多数情况下水温低于100摄氏度,达不到消毒的目的,最多等于重新洗碗。

开水烫菜真的能消毒吗?外出就餐是正确的消毒方法

最后,我会教你如何真正的对碗筷进行消毒:

1.将餐具放入锅中,将水煮沸10分钟左右,即可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。

2.使用高温消毒柜,这也是大多数酒店采用的方法。原理很简单。用红外线将温度加热到120摄氏度,10~15分钟即可杀死绝大多数病毒和细菌。

3.用醋过滤筷子,因为醋的杀菌效果也挺好的。

所以在外面吃饭是否用开水洗餐具纯粹是个人习惯问题,从卫生角度来说自然会干净一些,但是差别不大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在医学上,有三种消毒方法:物理消毒、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。

物理消毒

如上所述,高温消毒方法主要是一种热处理形式,主要目的是杀灭微生物。

适用于:我们的日常餐具、金属、玻璃制品等耐热防潮物品。

如何进行物理消毒?(对于我们的餐具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)

蒸汽消毒

将锅里的水烧开,放入支架中,将碗倒置在支架上,蒸5~10分钟。

开水烫煮

锅烧开水,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煮3~5分钟。

注意:木质筷子受热会弯曲缩短寿命,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消毒。

微波炉消毒

将餐具放入微波炉中,加热约3分钟。

注意:确保餐具可以放入微波炉。

当然,如果我们出去餐馆吃饭,物理消毒法就没那么好用了。毕竟不知道商家有没有做过,所以出去吃饭的时候要这么做:

1、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

看塑料密封膜上是否印有厂家的清晰信息,如工厂地址、电话;

看保质期,餐具的消毒效果一般在两天左右,所以塑料密封膜上要印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两天的字样;

拆封膜后,闻一闻餐具内是否有残留洗涤剂;

用手触摸餐具表面,看看是否有残留的水或油污。

2、使用消毒柜里的餐具

观察电源是否打开。消毒柜上方一般有三个指示灯,分别是“消毒指示”、“消毒指示”和“电源指示”。可以观察指示灯是否亮起;

要测试温度,可以把手伸进消毒柜。如果柜内柜外温度没有明显差异,餐具的温度只有常温,大概是没有消毒;

消毒后的餐具不应“湿”。在企业遵循正确操作规范(消毒时间、不重叠餐具等)的情况下。),餐具没有打湿的问题。

化学消毒

就是用消毒剂等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,导致其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。

适用于:我们的衣服,如内衣等。(因为服装材料种类繁多,使用“开水烫”的物理消毒方法可能会使其变形、缩水。)

如何进行化学消毒?(对于我们的内衣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)

健康:

清洗内衣时,加入少量消毒剂(含间二酚或复合漂白活化剂),漂洗去除消毒剂残留,最后晾干或烘干。

怀疑患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人:

根据衣物特点,选择高浓度化学消毒剂(如含氯制剂、过氧乙酸、过氧化氢等。),漂洗去除消毒剂残留,最后烘干或烘干。

当然,正常情况下,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菌群会保持合理的水平,不需要用消毒液清洗。

内衣只要经常洗换,洗的时候选择专用器具,用清水手洗,每天擦干消毒。

生物消毒

主要利用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。

适用于水、土壤和生物的表面消毒和生物处理。因为我们日常使用率小,这里就不赘述了~

总之,消毒方法是千千,开水烫是最不靠谱的。下次别浪费时间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