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必很多车手都遇到过开车时车窗雾大,无法看清前方道路和后视镜的情况。对于开车的人和司机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。如果遇到阳光直射或者对面交通的灯光,这种情况会更加危险。看完这篇文章,相信你可以轻松应对这种情况带来的危险,安全到达目的地。
车窗起雾有两个条件
湿度过高
当空气湿度不变,窗户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,窗户表面就会形成结露,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。
温度过低
窗户两边有一定的温差。当低温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时,水蒸气会聚集在玻璃表面,以微小水滴的形式透析出去,形成雾状蒸汽。
如果露点温度高于零摄氏度,就会形成雾。露点温度低于零摄氏度,就会结霜。
避免车窗起雾的方法:
1.使用车内空调系统。
最常见的方法是打开车内的风扇和制冷开关,冷空气就会吹到挡风玻璃上,迅速“扫走”雾气。这个举动的效果很快很直接,但是随之而来的最大弊端,就是车内的人会感觉更冷。其实除了空调制冷,利用热空气也可以起到除雾的作用。
操作方法是停车,启动空调,将空调的温度调节按钮转到热风方向,然后选择除雾块,用热风吹干雾气。除雾时,可将空调转换成外循环,让外界新鲜空气进入驾驶室。这种方法的初期效果一般,甚至打开后玻璃内部的雾气会变大,因为内外温差较大,但可以根治根本原因,打开几分钟后车内的水蒸气就可以完全干燥,不会反复起雾,车内温度更宜人。
除了前挡风玻璃,侧窗也会有雾,前侧窗的雾会影响驾驶员对后视镜的观察。现在的汽车都有一个单独吹向前侧窗的小出风口。如果想让侧窗的除雾效果更明显,最好关闭两个中央出风口,这样两侧的出风口可以得到更多的风量来吹走雾气。
2.开窗令冷热空气对流。
如果雾不算大,车外也不是很冷,可以把两边的窗户打开一个缝隙,让车内空气对流,车内温度慢慢接近车外温度,雾就散了。这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,当不下雨,外面温度不是很低的时候。缺点是不适合高速运行。
3.使用专用防雾产品。
这类产品在汽修店或者网上卖,价格一般在几十元。每次使用前,将窗户均匀喷洒擦拭,并在玻璃上形成透明保护膜,防止形成雾气。喷洒一次可以防雾十天到半个月,缺点是成本较高。
4.洗洁精配合干布擦。
将洗洁精加入水中(比例为1: 6),用海绵均匀涂抹在内饰玻璃上,晾干后用车用毛巾擦拭干净,不留水印。一般情况下,能在20小时内有效保持起雾。其原理与喷洒专用防雾剂基本相同,但效果稍差,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。
5.莫忘后风挡加热丝。
目前市面上卖的车型基本都有“后挡风玻璃加热”的功能,开关按钮的说明也差不多。打开“后挡风玻璃加热”开关,后窗可以在不到一分钟内变得透明。